关于进一步提升 市级“人才之家”建设水平的若干措施

一、推动规范化建设

1. 功能定位准确。区分综合型、行业型、专业型、服务型等不同“人才之家”特点,紧扣泉委组综〔201835号文件规定的“团结引领的阵地、信息共享的平台、创新创业的基地、服务落实的窗口”功能定位,清晰界定各站点“服务职责”,引导差异化发展,凸显政治性、服务性、社群性,防止混同一般的“商家联盟”“聚会场所”。

2. 阵地达标规范。按照“有统一标识、有基础硬件、有体验空间、有配套服务”的要求,优化提升市级“人才之家”软硬件。各站点应在醒目位置张挂统一配发的“人才之家”牌匾、广告灯箱,设置服务吧台、会客茶咖以及多媒体演示、多功能活动空间。鼓励有条件的站点,适当植入人才“港湾计划”创意衍生品。

3. 运营专班专业。各站点一般要有实体化的运营组织或协会机构、专业团队,且每个站点至少配备12名综合素质较好的专兼职工作人员。承担海外人才服务职能的站点,须配有相应等级的外语专业人员。县(市、区)可把条件成熟的站点工作人员纳入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,组织专业化培训,促进队伍职业化发展。

二、实现常态化活动

4. 分类策划主题。着眼打造人才“城市伴侣”,提升市级“人才之家”活动的频率,增强阵地活跃感和黏性度。各站点开展活动要坚持实效导向,针对不同人才群体,精选主题、强化策划、契合需求,突出“专而精”“新而活”,并同步做好意见收集、活动评价,防止“为活动而活动”“贴标签搞活动”。

5. 成网连片共享。组建“人才之家”共享联盟,建立资源共享管理制度。立足“区域布局、面向全市”,推动市级“人才之家”开放搞活动、扩大覆盖面。原则上各站点开展活动,要通过“泉州市人才之家”微信小程序预告发布、开放式线上报名,不得限定人才地域,满足人才跨域自由体验,形成网格化的人才活动社群。

6. 突出公益导向。站点活动重在细微处厚植尊才敬才爱才氛围,可适当考虑活动成本摊算,但不得以盈利为目的。鼓励各地各单位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,依托现有站点网络,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交流和企智对接活动。

三、落实专业化服务

7. 细化服务清单。各站点要坚持共性个性相结合,生成各自的服务项目。共性服务清单一般包括涉才政策咨询、人才寻访登记、茶咖休闲交流等。个性服务清单要扣紧站点类型和自身实际确定。其中,综合型站点要凸显人才服务“管家”特色;行业型站点要着重聚合行业发展信息、协助产才匹配;专业型站点要侧重人才学术交流、创新创业服务;服务型站点要呼应和承接市县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部分功能。

8. 提升服务质量。把首问责任、礼仪规范、“一码通关”延伸到市级“人才之家”。各站点凭人才专属“二维码”或微信小程序预约,核验人才身份,热情周到接待。工作人员应统一佩戴“港湾计划”标识胸牌,着装得体、举止大方、言亲语恰,做到人才进门有“迎声”、询问有“答声”、出门有“送声”。鼓励有条件的站点,推行国际标准礼仪。

9. 丰富服务内涵。突出“人才之家”的家文化,做足要素导入、服务融入。各站点须提供在地文化、城市名片讲解,“润物无声”中帮助人才融入泉州。要弘扬“爱国奋斗、建功立业”主旋律,积极承办国情省情市情教育研修班,开辟“人才讲堂”专区,点燃人才报国奋斗、奉献社会热情。

四、实行激励式管理

10. 积分量化评估。建立“人才之家”积分制管理办法,采取微信小程序自动获取分数的方式,分类型对站点活跃程度、运营实效进行量化评估。各站点每月活动计划要提前上传小程序,并根据人才进入小程序“打卡”参与活动情况以及满意度评价,给予累计式积分和排名。

11. 评星定级激励。由市人才发展促进会牵头市级“人才之家”的评星定级工作,对当年度排名位居前20%的,新一年度给予晋升一个星级;排名位居倒数10%的,降低一个星级。星级评定情况作为推荐市级示范站和上报省级站点的重要依据。连续两次降低星级的,进行摘牌处理。

12. 专项经费资助。当年度入选市级“人才之家”和“人才社区”的,分别予以5万元、10万元运作经费补助,经费拨付至站点所在县(市、区)委组织部或指导单位,并根据站点运转成效拨补资金。对年度积分排名位居前20%的“人才之家”,予以每家不超过5万元的补助。所需补助经费从市人才专项资金列支。

附件:市级“人才之家”积分规则

 

市级“人才之家”积分规则

 

一、积分获取

1. 活动举办。市级“人才之家”在微信“小程序”上发布活动预告,组织市高层次人才参加,并做好宣传报道的,每举办1场活动可获5个积分。活动报道刊登于中央、省、市、县(市、区)新闻媒体的,可分别获201053个积分,同一活动同时在多家媒体报道的,按最高标准计分,不重复计算。

2. 常态交流。鼓励“人才之家”常态化吸引市高层次人才到站点参加活动、交流分享。每1名市高层次人才通过微信“小程序”到“人才之家”打卡或参加活动的,站点和人才各获1个积分。

3. 结果应用。将市高层次人才对“人才之家”的知晓率和服务满意率纳入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,根据测评结果给予“人才之家”不高于50积分的加减分。

二、积分运用

积分采取累积式计算,“人才之家”、市高层次人才根据积分情况享受相关权益,各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人才获取的积分,可换取相应物品。

1. 积分展示。微信“小程序”首页实时显示各“人才之家”总积分、年度积分、月积分排名。每月最后一天积分排名第一位的站点,可在次月获得微信“小程序”首屏轮播展示的机会。“人才之家”认定授牌后的第2个年度开始参与积分计算。对于遇有突发情况,影响站点活动和服务正常开展的,积分计算时间将予以适当延长。

2. 星级评定。建立市级“人才之家”星级评定制度,在微信“小程序”上予以标识。经确认为市级“人才之家”的,起始星级为三星。对当年度经确认年度积分排名位居前20%的,新一年度予以晋升一星;排名位居后10%的,新一年度予以下降一星。

3. 动态管理。对晋升星级的,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做法,以点带面,形成示范效应。对下调星级的,分析原因、抓好整改,主管部门要及时提醒、督促整改、帮助提升。对连续两次降低星级的,进行摘牌处理。

三、管理监督

1. 各地各单位要深入宣传推广“泉州市高层次人才”微信公众号、市级“人才之家”微信小程序,发动、指导高层次人才注册使用,力争实现全覆盖。要持续加强对市级“人才之家”建设的指导,提高“人才之家”活跃度。

2. “人才之家”运营主体要用心用情做好站点的运营、推广和服务,鼓励通过人才积分兑换奖品、纪念品等方式,吸引人才到站点打卡参加活动,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参与度。

3. 市级“人才之家”积分由系统自行生成,各级媒体报道由站点运营主体自行上传、自动计分,严禁“人才之家”运营主体弄虚作假、恶意刷分。一经发现,积分无效,并进行提醒谈话。造成不良后果的,予以降星甚至摘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