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目的意义
推动全省各地创建各具特色的“人才驿站”,着力打造人才互动交流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,努力形成党政部门联系、关怀和凝聚人才的网络体系,加强对人才政治引领吸纳,引导人才更好地融入当地、扎根当地、奉献当地,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二、建设模式
根据面向的人才群体及承载的服务功能不同,人才驿站可分为窗口型、联谊型、专业型、创业型、综合型等五种类型。
服务型人才驿站可依托各地行政服务大厅或人才服务机构等设立,面向各类人才开放。提供人才信息发布、政策咨询、就业创业咨询、生活待遇落实和代办各项审批手续等“一站式、保姆式”服务。
联谊型人才驿站可依托环境幽雅的主题休闲场所、创业咖啡等设立,面向各类人才开放。开展人才寻访和引才推荐工作,为各类人才来闽参访、学术交流提供便利和服务;策划组织各种联谊、沙龙活动,提供人文关怀,发挥人才家园作用,为党委、政府人才工作部门联系、凝聚人才搭建平台。
专业型人才驿站可设立在学术氛围较浓的高校、科研机构,也可设立在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或行业技术中心,面向专业人才开放。开展同业人才之间交流研讨,开展创新论坛、学术探讨、创意实践、技术分享等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活动。
创业型人才驿站可设立在创业氛围浓厚的众创空间、科技孵化器、创业园(中心)和产业园区,面向创业人才开放。开展创业培训、项目路演、创投评估、产品推介、合作洽谈等创业对接活动。
综合型人才驿站可综合以上服务内容,建成多功能、大容量、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驿站。
三、建站条件
(一)人才驿站的选址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:
1.坐落在交通便利、便于联系和服务人才的场所;
2.具备开展人才活动的基本条件,能提供空间大小合适、相对独立的品茗、创咖、餐叙、洽谈、休闲的场地;
3.设立项目展示和人才政策宣传专区,配备网络、多媒体及大屏幕投影等会议必备基础设施设备。
(二)依托建站的机构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:
1.有主体经营发展业务,优选以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为主要业务的机构;
2.能保障“人才驿站”日常维护与运作,无偿或低偿提供驿站服务功能所需的必要条件。
(三)人才驿站的人员配备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:
1.配备一支擅长策划与承办活动、沟通交流和贴心服务的管理团队;
2.配有专兼职人员开展“保姆式”人才服务,负责联谊联络和人才活动等后勤保障工作。
(四)人才驿站的制度建设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:
1.应有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、人员考勤制度、经费使用制度和举办各项活动的规则和办法;
2.每年活动不少于4次,服务人才人数不少于50人。
四、工作要求
1.加强“人才驿站”建设是健全人才服务体系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,各地要高度重视,因地制宜,推动设立一批功能各异、特色明显的“人才驿站”,有条件的省直和中央在闽单位也可结合实际探索设立。
2.鼓励各地、各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,支持“人才驿站”建设。可根据实际情况,整合使用现有资源,或与党员驿站、文化驿站、青年驿站共建共享,提高场地使用率和服务人员工作饱和度,进一步优化和提升“人才驿站”作用。
3.对于人才参与度高、服务周到、引才引智效果佳、人才评价好的人才驿站(含现有站点),省委组织部、省人社厅将适时进行评估,从中择优确定一批示范站点,给予每个站点5-20万元的建站补助。
4.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负责建立健全有关驿站数据信息,指导各地驿站建设,做好“人才驿站”相关协调与服务工作。各地、各部门人才驿站建设情况应及时报送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。